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yushuwu3.com

第七章要狠抓落实(1 / 8)

加入书签

担当不仅是挂在嘴边说说,在心里随意想想,而且要付诸实践、抓好落实,在平常的实践过程中养成一种习惯,才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如果一个党员干部抓落实中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是抓不好落实、谈不上担当的。抓落实要敢于碰硬、迎难而上,也要因地制宜和创新观念,还要敢于牺牲,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怕麻烦者,不抓事,最终误了事,领导批评,群众不满,结果更麻烦;怕碰钉子者,不揽事,结果是事事干不成,事事碰钉子;怕吃亏者,不干事,结果是一事无成吃大亏;怕得罪人者,讨好少数,结果是得罪了多数。当党员干部将担当作为一种习惯的时候,才能尽显风范,有可能真正成为尽责有为的好干部。

★充分认识不抓落实的危害

狠抓落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狠抓落实”,是各地各部门布置任务时经常强调的要求。许多会议、讲话和文件,往往离不开“狠抓落实”这一条。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抓落实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积极的成效,但与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干部不抓落实或抓不好落实的问题。一是“浮”。工作作风漂浮,不深入、不踏实,犹如墙上芦苇、井中葫芦,立不起来,沉不下去。对中央和上级的政策措施、工作要求照抄照搬,不结合实际,不研究问题,文件和讲话中充斥着套话、空话。满足于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缺少严格的督促检查。二是“懒”。没有争创一流业绩的劲头,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缺乏敢闯敢干、改革创新的精神,办事拖拉,不讲效率,该抓的事不抓,该管的事不管,该干的事不干。三是“散”。作风涣散,组织纪律性差,随意对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甚至无视其科学性,割裂其完整性,只取所需,为己所用,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四是“粗”。工作粗枝大叶,敷衍了事,抓而不实、抓而不力,满足于“差不多”。五是“怯”。水平低,能力差,一遇问题就束手无策,无所适从。怕字当头,患得患失,一提落实就发怵,碰到问题躲着走。六是“吹”。爱说大话,好放空炮,光打雷不下雨,习惯于坐在屋子里豪言壮语,只有唱功,没有做功。七是“虚”。华而不实,虚报浮夸,摆花架子,搞假招子,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工作没做多少,汇报却头头是道。

对这些问题,人民群众很有意见,也深感忧虑。如果我们不加以反对并及时纠正,任其发展,积弊成疾,就会导致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落不到实处,发生政策落空、政令不畅现象;导致一些地方和部门工作停滞不前,错失发展机遇;导致干部作风松散浮夸,损害党群关系;导致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甚至引发严重的突发性和群体g事件,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落实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它既不会自动完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落实不落实,关系事业成败。狠抓落实,是领导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必须从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执行、确保党和国家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高度,把抓落实的问题十分严肃地提到全党面前。从这样的角度和高度来认识,狠抓落实才有正确的方向和不竭的动力。

★担当的本质是一个实践问题

曾国藩曾说:“天下大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挺就是担当。担当须实干,这是曾国藩人生的深刻总结,也正是担当的内在要求。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抓落实的结果。如果缺少落实的观念,那么,任何缜密的计划、完善的措施、正确的政策、严格的制度,都只能成为一纸空文;如果缺少落实的观念,任何创新的思路、有效的方法、重要的会议精神,都只是“画饼充饥”;如果缺少落实的观念,任何辉煌的前景、宏伟的蓝图、理想的目标,都只能成为水中月、镜中花。老百姓说得好:“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千招万招,不能落实就是虚招;千条万条,不去落实就是白条。”

老子《道德经·》说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中国人讲: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其实是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二是反过来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无论是正过来还是反过去,它所强调的还是一个人要有责任,要有担当,要狠抓落实。担当,要努力办好小事。担当事业应在每一个细微环节上倾尽心力、精益求精。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的“环大西洋”号海轮遇难沉没后,人们通过海轮上遗留下来的记录资料发现,在这场事故中,船上1名船员每个人都只做错了一点点,然而就是每个人的这一点点,酿成了船毁人亡的大错。每个人在小事上多一点担当,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细节决定成败,不要忽视小事。担当,要勤勉办好实事。担当既是一种状态和过程,也是一种成效。弄虚作假、哗众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