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yushuwu3.com

第35章 朱熹的教诲:“彻底重新铸造一番”(1 / 2)

加入书签

徐尔一不做声了。毕竟皇帝都点头了,那自然就是认可了陈仁锡的说法。

细想一下,陈仁锡说的也确实没错。

涉及国家大事层面,若是志同道合,通过文章着作,也可信任。

一个人什么都可以伪装,唯独他的见识水平没有办法伪装。

如果志异道乖,即便朝夕相处,也未必能看得清。

果然,崇祯皇帝说道:

“列位都应该是能听得进道理,能办实事的人。

“宫里耳目众多,若是在那里商议,难免传扬出去,反倒可能让列位爱卿被其他官员侧目而视。”

“正好玄扈先生提出修历,朕以讨论修历的名义在观星台上召集列位。刚才已经谈到科举,其实朕想变得不止科举。”

陈仁锡拈了一下胡须,道:

“陛下之意看来是应在《革》卦了!”

在场八人都是精通四书五经的,对《易经》自然也熟悉。

一说《革》卦,便都明白了。

徐光启眸子发光,缓缓道:

“莫非是如紫阳夫子说的话?”

徐光启嘴里的紫阳夫子是指朱熹。

徐光启最为推崇朱熹。

他曾经在《刻紫阳朱子全集序》中说:“学孔氏者必从朱氏始”

又说“舍紫阳,其将何途之从而致之哉?”

便是徐光启大力倡导的格物穷理之学,论说根源也来自于朱熹。

如朱熹说的“格物穷理,有一物便有一理。穷得到后,遇事触物皆撞着这道理”

“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

“一书不读,则缺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缺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缺了一物道理。须着逐一件与他理会。”

所以在徐光启看来,提倡格物穷理之学,研究天文地理生物等自然科学,正是程朱理学的必然要求。

而此刻徐光启应该也是联想到了朱熹阐发《革》卦时说的话了。

熊明遇问道:

“什么话?”

徐光启还没来得及回答,陈仁锡先微微一笑道:

“朱文公在《朱子语类》里曾解释这个《革》卦:若是更革,则须彻底重新铸造一番,非止补其罅漏而已!”

徐光启点头:

“正是!”

朱由检拍手道:

“诸位先生说的不错,朕的意思正是朱夫子的这话,彻底重新铸造一番”

“我召集诸位爱卿,正因为诸位都是有见识,能务实,不畏人言者。”

“如今天下局势,危如累卵,若不施以大变革,难以解脱危局。”

殿中八人,眼睛都亮了起来。

其实他们都或多或少考虑过变革的问题。

但稍一思索,便都知道阻力太大。

最后也只能想想而已。

而现在,皇帝主动牵头,把他们召集在一起,筹划大变革,而且是朱熹说的那种“彻底重新铸造一番”的大变革。

这多少让他们感觉到热血沸腾。

只是熊明遇在兴奋的神色过后,却又沉吟起来,神情闪现一丝不安,眼神里似乎有些忧虑之色。

显然他是想到自己所属的东林一系官员,对这种皇帝推动的变革,大部分人势必会反感抵制。

东林官员也希望变革,但这个变革应该是把皇帝的作用变得更低,对皇帝权力限制更大,最好让皇帝就成为一个礼仪性的摆设,这才是东林系官员希望的变革。

至于可能加大皇帝权力的变革,那势必招来东林系官员的拼命反对。

方以智看见熊明遇的神情,也顿时敛起兴奋之色,微微低头,眉头紧皱,似乎在思索什么。

显然他也想到了熊明遇担心的事情。

“不知陛下说的大变革具体包括什么?”徐光启也很快平静下来,沉稳地问道。

他想听到皇帝更切实的阐述,除了在科考里加入格理学、度数学之外,还有什么要变的。

看看皇帝究竟是一时心血来潮,还是真有变革的方向和决心。

朱由检把昨天和阎应元讨论的内容说了一遍。

最后总结道:

“科举要变,地方制度要变,朝廷制度也要变,军队制度要变,财税制度要变,当然占据要职的大臣更要变”

朱由检一口气说了六个要变。

在场众人却陷入思考和沉默中。

他们当然希望变革,但这么多要变,谈何容易。

变得越多,难度越大。

弄得不巧就是乱上加乱,反而把国家彻底推入深渊。

最先打破沉默的是方以智。

他在刚才的思索中,已经有了一些看法。

“陛下,小子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尽管讲,今日论事,不必有什么顾忌,畅所欲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