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yushuwu3.com

第三章 时尚之都(16 / 17)

加入书签

马来人、爪哇人所使用过的武器、钱币、纸币等,还有他们的工作场所及巫术展示等。

1972年,新加坡政府对这里做出了改变,将自然科学方面的收藏陆续移走,交由新加坡科学馆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保管,而国家博物馆则改以社会科学、建国历史和美术品为展览重点。1993年,国家博物馆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物局接管这里,将博物馆一分为三,即:新加坡美术馆、亚洲文明博物馆和新加坡历史博物馆。前两者都另设新馆,而历史博物馆则留居原地,以展览新加坡历史为主。所以,自1993年之后,这里被习惯称为新加坡历史博物馆。

2006年,历史博物馆经过3年多的大休整后正式开放,又恢复原称新加坡国家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大楼本身就是一座经典建筑,具有浓厚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格外引人注目。它的内里则体现了年轻、创新的精神,除了历史馆,又拓展了精彩的文化生活馆。历史馆里提供电子音频视频向导,还有触摸显示屏、老电影展播等,以最新的电子科技方式诉说着新加坡的历史,让游客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感受新加坡历史的鲜活。特别是馆内有20个立体透视模型,游客们可以借此全方位认识新加坡从一个小渔村到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进程,其中包括15世纪郑和下西洋,19世纪莱福士登陆,以及“二战”中遭遇日军的侵略,还有阿拉伯人、印度人等如何来到这里建立自己的族群的过程。而文化生活馆里则有传统美食、时尚潮流、摄影技术与电影戏剧4个主题,真实呈现了20世纪新加坡民众的生活。

如今,博物馆里还设有360度无死角投影屏幕,全天循环播放纪录片,展示新加坡每一天繁忙的现代都市生活。这是一座面向广大民众的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新加坡的过去,也可以感受它的现在。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大厅,古典与现代在这里完美融合。

◎亚洲文明博物馆

“我们的先辈,不只是把他们有形的所有物带来此地,同时,他们原有的信仰、价值观与风俗习惯也都随之而来。”这是亚洲文明博物馆建馆的初衷。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兼容并蓄、文化多元发展的国度,而亚洲文明博物馆则旨在向世人展示这里多元历史的发展和各种族之间的融合。该博物馆脱胎于国家博物馆,现如今有两个馆,一个位于亚美尼亚街道南学校旧址,一个则位于皇后坊。

位于皇后坊的亚洲文明博物馆是第二馆,原为政府办公大楼旧址,同样是一座恢宏的古典建筑。2003年,该馆正式开幕,馆里主要展出的是中国文明精品,以及东南亚、印度和伊斯兰国家的文化精粹。

走进这里的亚洲文明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正中央的新加坡展厅,厅里重点介绍了新加坡如何吸引华人、印度人等来移民至此的历史源流,展厅里轮番放映着中国帆船、印度船、阿拉伯独桅帆船等不断涌进当初那个质朴海港的影像,与馆外运河上有庞大商船吞吐的海港相映成趣,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

在南亚展示厅里,展示了新加坡在进入英国殖民地时期之前的历史脉络。这里有许多当地出土的文物,有印度佛教原始建筑的华丽雕刻,也有印度教诸神的泥塑神像,展现了早期文明。虽然王朝之间征战不断,但彼此的宗教信仰都有相通之处,联系千丝万缕。此外,这里还展出了一些南亚织品和展现贵族文化的精致银器、陶器、珠宝首饰等,可让人一窥南亚文化的奇妙。

中国主题展览厅里,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精品文化。其中历史部分从商代到民国,每个朝代都有一件代表性雕刻。而对于中国宗教和信仰的介绍,则是通过宗教器具、神像、雕塑以及图片来展现的,从这些展品中,人们可看到中国道教和佛教的发展,以及儒家思想如何成为了华人社会的精神支柱。当然,这里也少不了中国手工业发展史的介绍,除了画与丝绸,更隆重介绍了中国瓷器的发展过程。在这里,不仅能看到精美的中国瓷器,还能了解瓷器发达的原因。

犍陀罗佛像头亚洲文明博物馆藏品,公元4世纪,高85厘米。

亚洲文明博物馆的各馆展示,尊重每一种文化。它欢迎每一位新加坡公民来这里了解自身文化的根源,也肯定了正是多元文化的发展,才奠定了今天多姿多彩的新加坡。

亚洲文明博物馆馆内正在举行文物展,名为“康熙盛世:故宫珍宝”。

◎土生文化馆

位于亚美尼亚街的亚洲文明博物馆,主要展出的是“娘惹”(土生华人,男子称,女子称娘惹)的文明发展和其生活点滴,此外还有部分土生印度人的文物,所以这里又被称为“土生文化馆”。该馆原是道南学校的旧址,道南学校与土生华人渊源颇深,其创办人就是著名土生华人陈笃生。

土生文化馆文化馆墙外竖着两尊铜像,一个小女孩拉着父亲的手向前行,十分温馨。

土生华人的文化是结合了中华与马来文化的特色文化,既有中华文明的传统色彩,又有马来文明的民族特征。2008年,土生文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