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乌兹别克斯坦(10 / 14)
都用砖瓦砌成,比传统的流动毡房更加稳固,也更加舒适。曾经扬鞭奋蹄的草原游牧民族,已逐渐适应了定居生活。流传了数千载的游牧文明渐行渐远,和撒马尔罕古城一样,静静退到岁月的角落,默默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尘烟。
◎拉达汽车:古城中的苏联印记
19世纪中后期,撒马尔罕古城沦为沙俄的殖民地。大量俄国移民进入这座闭锁了数百年的古城,带来了大量先进技术和产业,带动整座城市步入现代化进程。渐渐地,古城西侧崛起一片新城区,成为现代撒马尔罕居民生活的主要区域。
新城建设中,古城的部分建筑遭到破坏,一些俄罗斯元素堂而皇之地侵入古城区域。据当时留存的老照片显示:在乌兹别克精神领袖谢赫·努尔丁·巴希尔陵墓前,几个俄国士兵将俄国大炮排成整齐的一排放置在陵墓门口,用以摄影留念。伊斯兰传统穹顶建筑配上现代化大炮,呈现出让人啼笑皆非的“混搭”风格。
来到撒马尔罕古城会发现,大街小巷中嘀嘀而过的汽车大都是老式的苏联拉达牌汽车。这种汽车在俄罗斯早已停产,可它仍然是撒马尔罕古城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和古城建筑一样,散发出浓浓的时代印记。
古老的伊钦·卡拉内城
我愿出一袋黄金,但求看一眼希瓦。”这句古谚语代代流传在中亚大草原上。谚语中的希瓦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的西南方,依偎着美丽的阿姆河下游,是中亚著名的古城池。其中,伊钦·卡拉内城是希瓦古城的精华部分。在伊钦·卡拉内城中,留存着近百座古老清真寺及60余家神学院,是一座保存完备、古韵盎然的历史博物馆。
◎珍贵的历史遗迹
古时,商队往来贸易需要穿越沙漠。于是,沙漠上的绿洲地带就成为他们补给食水、进行途中贸易的驿站。希瓦城正处于沙漠绿洲地带,是通往伊朗的最后一站,也是伏尔加河至中亚的商业要塞。
希瓦古城城墙
希瓦城的繁荣,主要得益于流经沙漠而不息的阿姆河。早在数千年前,居于阿姆河畔的希瓦城居民已经学会利用河水,他们灌溉作物,饲养牛、羊、骆驼等牲畜,过着自给自足的平静生活。
公元4世纪,隶属波斯的花剌子模王国占据了希瓦古城。大量外来军士的涌入,打破了希瓦城内的平衡,商贸业逐渐发达,农牧产品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为提高农牧产品的产量,居民们就地取材,建造起完善的灌溉系统,引用阿姆河水浇灌农作物和牧草,扩大了农田、牧场的面积。渐渐地,希瓦城发展成相对富饶的绿洲城市。
8世纪初,阿拉伯人征服了希瓦城。此后,希瓦经历了蒙古帝国、帖木儿帝国、乌兹别克人统治,直到19世纪恢复独立。其间,统治者们在希瓦城的伊钦·卡拉内城位置建造了一系列伊斯兰代表性建筑。这些建筑大都保存完好,是研究中亚伊斯兰教发展历程的珍贵史料,也是花剌子模文明硕果仅存的历史遗迹。
伊钦·卡拉内城的一条街巷
伊钦·卡拉内城西门
◎热闹的西门集市
从伊钦·卡拉内城西门进城,第一眼就会看到颜色鲜艳的太阳伞队。它们像排列整齐的蘑菇,一朵朵开在宫墙根下。太阳伞下,以及宫墙上为数众多的门形凹洞中,各类商品应有尽有,是游客“淘宝”的最佳地点。
商品多为当地手工特产。有编织精美、色彩鲜艳的毛毯,也有陶罐、瓦罐、碗碟等家常用具,还有花样繁多、质地不同的各种帽子,无论是布制、皮毛制还是草编帽子,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让人爱不释手。琳琅满目的货品,加上吆喝声、笑语声、讨价还价声,整个集市洋溢着鲜活热辣的市井气息。
◎未完工的宣礼塔
集市旁边,一座雄伟粗大的“圆柱”分外醒目。“圆柱”外侧,深浅不一的青绿色瓷砖组成流畅有序的几何图案,像极了很多宣礼塔外的图形。其实,这“圆柱”本身就是宣礼塔,是一座未完工的宣礼塔。
19世纪中叶,希瓦城统治者穆罕默德·阿明汗发下宏愿,要建成世界最高的宣礼塔。随即,可汗调集工匠民夫,开始这一宏伟工程。可惜的是,天不遂人愿。四年后,可汗意外去世,这项工程也随着他的身故不了了之,只留下宣礼塔基座供后人遐思。
◎朱玛清真寺的绝美木雕
伊钦·卡拉内城中清真寺众多,最古老的一座要数始建于10世纪的朱玛清真寺了。在清真寺大厅,屹立着200余根粗细基本相同的黑褐色木柱。每根木柱以石块为基座,柱身从下到上都雕刻着工整、细致的花纹。
经过千年大漠风沙、日晒雨淋,清真寺寺身已颇见沧桑,陈旧不堪,可这些木柱及柱上木雕依然栩栩如生。遥想当年,古希瓦居民在落后的运输条件下,不知如何将几百根木柱经过沙漠运到伊钦·卡拉内城,又耗费了多少时间和心血,才能在每根木柱上刻满花纹。思及此,不由得对古希瓦人的智慧和工艺水准钦佩不已。
◎童话中的宫殿
在伊钦·卡拉内城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