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yushuwu3.com

第1175章 倾转旋翼机(1 / 2)

加入书签

结果可能不会扑街,但过程却扑的一塌糊涂。

腾飞集团成立到现在一共坠毁了6架飞机,其中4架是z—13ax倾转旋翼机;牺牲的2名飞行员更是全部出自该机型。

以至于从1995年z—13ax倾转旋翼机原型机出厂之后,4架试飞原型机组成z—13ax倾转旋翼机机队反反复复被停飞了8次。

若不是庄建业顶着压力一力坚持,甚至不惜将1996和1997两年研发预算的60投入到z—13ax倾转旋翼机项目上,说不定z—13ax倾转旋翼机早就中途夭折了。

其实不止是腾飞集团在倾转旋翼机上栽了个大跟头,美国贝尔公司同样是损失惨重,这也是没办法,这种既具备直升机垂直起降能力,又拥有固定翼飞机飞行速度的特殊机型,由于采用了诸多创新技术和特殊理念,导致初期阶段技术非常不成熟,特别是在垂直起降与固定翼平飞时的转化,涉及到轴承、飞行姿态、电传操控、动力输出等诸多协调,稍微弄不好就会导致机毁人亡。

腾飞集团之前在倾转旋翼机方面经验可谓是零,除了收集了一些美国贝尔公司在该领域的公开资料外,唯一能够借鉴的也就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80年代设计的米—30倾转旋翼机。

问题是米里设计局也就是完成了初期设计以及模型的风洞理论计算,想要做等比例模型机的时候,苏联哗啦一下碎了一地,连个原型机都没有的设计,就好比是邻居家装修的设计稿,至多也就是个参考,实际上的意义真的不是很大。

所以该如何做,又怎样做实际上全都是腾飞集团自己在摸索,也正因为如此,z—13ax倾转旋翼机成为腾飞集团成立以来,研制难度最大的一款机型,同样也是投入最大的一个项目。

可尽管过程异常艰难,但z—13ax倾转旋翼机依旧得到陆军航空兵、空军空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的重视,因为抛开其他不谈,单论z—13ax倾转旋翼机的航速和航程就已经将这三家的眼睛钉死在z—13ax倾转旋翼机上,拔都拔不出来。

要知道在某一次试飞试验中,z—13ax倾转旋翼机最高航速做到了498公里小时,航程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57公里。

这个指标已经是现阶段国内各类直升机的两倍甚至三倍,问题是z—13ax倾转旋翼机还是一款技术验证机,并不是真正成熟的列装型号。

根据腾飞集团的计划,在z—13ax倾转旋翼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zb—225倾转旋翼机的最大航速将达到558公里小时,最大航程为1760公里,作战半径为789公里,实用升限8200米,内部机舱可以装载7吨重的货物或4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下方可外挂5吨重的货物。

总体的载重量照比直—8ps重型直升机要差了一个层次,然而直—8ps重型直升机装载的是更多,但最大航程却只有725公里,最大航速更是只有可怜的289公里小时,问题是想要达到这样的理想指标,需要达到诸如空载,减少阻碍气动阻力附件儿等额外要求。

不然的话,直—8ps重型直升机在日常任务中只有667公里的航程,253公里小时的巡航速度,哪怕是具备空中加油能力,这样的航程和航速也着实影响部队的快速机动部署。

相比之下,zb—225倾转旋翼机一旦成熟,将为陆航、空降兵以及海军陆战队提供一款战术灵活度极高的通用运输平台,届时国内这几支重点建设的快速反应部队的战斗力将会得到质的提升。

更何况,就算zb—225倾转旋翼机不承担突击部队运输任务,其不亚于轻型军用运输机的航程和航速也是各军种特种飞机极佳的改装平台。

就比如说陆军部队联合作战构成中关键的电子战飞机和通信中继指挥机。

以往只能用普通的直升机作为平台,航速快慢到是其次,关键是腿短,滞空时间有限,想要全天候作战不得不使用四到六架直升机组成机队,连续不断交替升空,才能满足师一级战役联合作战的基本需求。

如果使用zb—225倾转旋翼机的话,只需要两架便足以支撑这一级别的所有需求不说,还能够在更大范围上满足集团军级的联合作战体系的搭建。

因为zb—225倾转旋翼机滞空时间足够长,内部空间足够大,能够装载的设备足够多,适用范围自然就足够的广。

陆军如此,空军同样对zb—225倾转旋翼机有着别样的需求,那便是对实施飞行员的营救。

以往空军装备落后的时候,以国土防空为主,到不存在到敌后营救飞行员的需求,可随着大事件之后,东南沿海军事斗争风险陡增,处在攻击端的我军便不得不面对这现实问题,特别是近些年随着空军硬件装备的更新换代,空军开始从国土防空型向着攻防兼备的现代化空军转变,营救飞行员更是成为今后保证空军战斗力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此,近些年空降兵部队演练的重点便是以小分队的形势突入敌后,营救我军失事飞行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