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yushuwu3.com

第六十一章:初到战地埋头干患难中得友谊(1 / 2)

加入书签

皮卡第大区位于法国北部,属于开阔的平原,大区南部法兰西岛的地区则是风光旖旎的丘陵地区,覆盖着茂密的树林。此前让英、法联军和德军受到重挫,双方伤亡共计134万人,血腥的索姆河战役就在此展开。

自马恩河战役结束后,西线战场就形成了胶着对峙的局面。德国同英、法双方陷入你来我往的攻防中,双方都尤其加强了防御。交战各国在停滞不前的局面面前,不得已都选择了更好的战争策略,以长期对峙为主,更加重视防御。

最初交战双方的堑壕就是草草挖出来的壕沟,但是随着战争的发展,各种后备人员包括指挥人员和后勤力量等都需要深入到堑壕里,进行指挥和补给。

因此,根据现实需要,堑壕被不断地加深加宽,整个防御体系变得越来越发达。 到泥泞、鲜血与恐怖相结合的1914年西线最后一场大战役伊普雷战役结束时,从瑞士边界一直延伸到大海的六百多公里长的战线上,一直横亘着一条布满堑壕、隧道、掩蔽所和铁丝网的坚固防御线。

而对陈水生这些中国劳工,他们最终会被法国政府违背初衷,“以工代兵”的方式派往前线,也同中国当时对德宣战,作为战争国之一有关。

当时,北洋政府正处于内忧外患交加的局面,经济发展缓慢,财力薄弱,军备严重滞后,民间怨声载道。在国际上更是没有发言权,一直不被重视,政府急于借助帮助同盟国一战取胜的机会,表现自己的能力,以战胜国的姿态在国际上证明自己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少的存在价值。

对于从未真正上过战场的陈水生他们来说,对战场的一切都是无从了解的,神秘而残酷,这是他们唯一可以想到的。

虽然已经经历过了空袭,但这并不足以让所有华工直观的认知到战场上的你死我活,更不可能让这些大多数来自中国农村的劳工一夜之间就认识到德军将会用哪些武器进攻,武器各自的性能以及如何防备

所以这样未真正经过培训,便上战场替英法军队挖掘战壕的劳工犹如被人无情的玩弄的木偶,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做了炮灰。

陈水生他们刚到皮卡第大区时,第一次真正见识到了战场的模样时,才发现并没有自己想象般那般恢宏,而是充满了沉闷,简陋和破败。

被炮弹炸得残败的树枝,到处是被炸得坑坑洼洼的焦黑地面。原本多彩斑斓的田地,此时被战争的阴云笼罩,失去了原本的炫丽,倒透着些萧索寂寥。

战场上见到的英国军人并没有想象般的英武。一个个因为阵地战,长期消耗的特性弄得一脸疲惫,正席地而坐,闲聊着。当他们看到低垂着脑袋,默默走来的华工,互相递了一个眼色,意味深长略显轻蔑挑衅的打量着面前的这些华工。

堑壕战讲究防御纵深,陈水生他们一到阵地简单熟悉了情况,便立刻投入到挖掘战壕的工作中去。经过几日相处,这些华人只知默默地埋头苦干,很少惹事,逐渐在英国军人眼中赢得了赞扬和尊重。

虽然还有些英国军人依然对他们存有成见,但是他们已经不在乎了,至少每日的劳作,越来越能看出成效,身边越来越多英军对他们露出友好的笑容。

“嗨!我是安德烈少校,我观察你们几天了,你们中国人,很勤劳!非常棒!”一个身材威猛,样貌英俊,满脸友好笑容,颇有绅士风度的英国军人和张翻译一同走向了陈水生,向作为工长的水生打着招呼。

“呵呵,你好!谢谢!我是陈水生,我们中国人是这样的。希望以后我们可以很好地相处,共同抵抗德军,守住这美丽的土地。”陈水生说着友好的朝向安德烈伸出手。

“呵呵,看得出,你也喜欢这里。你的家乡如何?”安德烈听了水生的话,好奇的询问着。

“是呀,还在中国时选修课里就有外国文学,除了有你们名家的文章,还有介绍你们欧洲各国当地的风情,我当时就很喜欢,没想到现在竟然来了,不过是以这种形式,呵呵。我的家乡也是很美的地方,如果我们能胜利的话,你可以去做客。”

对于读过书,成绩优异,在学校常向教英文的英国老师请的水生来说,和英国人打交道并不困难,毫无拘束感。两人自然亲切的交谈引来周围的英军和华工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好!只要战争胜利,我一定要到你的故乡,那个美丽的中国城市看看。”安德烈爽朗的笑着,语气坚定。

引来双方更多人的兴趣,从那以后,接连几日,双方的士兵和工人经常在打饭和干活遇到时会相互打招呼,很多中国人都跟着张翻译和水生学会了简单的英文单词,而英国人中也开始有几个学了字正腔圆的“你好”,双方在战场上相处的气氛越来越融洽。

但是,对于防御战来说,时间是十分紧迫的,华工的生活并不轻松,更多的时候都在快马加鞭的修葺着防御工事,只是还没修建多久,德军已经大举进犯。双方开始在冒着对方的炮火的危险下,继续冒死纷纷深挖战壕,加强掩体。为了更好的防御敌军来袭,英军跟华工一同设置了带刺的铁丝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