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yushuwu3.com

第395章 视野(1 / 2)

加入书签

不管夏济民野心是什么,有多大,夏雪所能起到的作用几乎都是微乎其微的,夏雪这性子,在夏济民退休前不可能达成什么成就。夏济民这些安排,让张逸夫不得不用一种恶意去揣测,他是希望儿女发展好了,在自己退休后依然有权力,被人重视吧?

张逸夫思前想后,最终如是答道:“三溪办标准太高,人员背景庞杂,夏雪去了也难以在几年内有所作为,最终三溪办功成名退解散了,恐怕她也只能在某处落得一官半职。”

张逸夫说得也没错,毕竟那里的大哥是部级干部,夏济民塞闺女进去,在里面的人员配置来说算不得什么。

“至于三溪集团。”张逸夫继续说道,“肯定是有实力的国企,也相当于半个政府办事部门,早去不一定有好归宿,重要的位置还是给三溪办的人员留着的,再者说,这与夏雪的专业个性相去甚远。”

“最后的克州坝指挥部。”张逸夫最后摇了摇头,“女孩子,还是不要去搞工程了。”

夏济民眼睛一眯:“照你的判断,怎么走都是下选了?”

“不一定,我觉得夏雪现在很好。”张逸夫正色道,“调度局与生产,与基建有所不同,出的都是踏踏实实的干部,靠的是阅历积累,长处是技术经验,看的是临危胆识,厚积薄发,稳中求进,这不正是夏雪的优势?”

夏济民摇头笑道:“那你怎么不去调度局?从我的角度来看,那里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值班十年,科长十年,处长十年,十年十年又十年,每日做的都是前一日重复的事情。”

“人各有志,人各有势,十年之间,自可见分晓。”张逸夫顶住压力说道,“我不踏实,坐不住十年,不代表夏雪坐不住。”

夏济民一声长笑:“如何?十年后继续搞调度,管理一个科的值班员一起搞调度?”

这一点,张逸夫还真不敢苟同,夏济民太轻视“调度”二字了。

放眼大局,统领全国电网,从宏观角度来说,调度恰恰是最重要的部门,最需经验阅历与胆识的部门,同时也是绝对的清水衙门,以前世的经验来看,调度出身的领导干部,恰恰是行业中最为中坚骨干,踏实肯干的那一部分,而且打老虎拍苍蝇几乎跟他们都扯不上任何关系,相当的稳。

虽为清水衙门,就利益角度而言,却又掌握着非比寻常的资源,可以说,调度与生产协同在一起,刚刚好把握着全国发电机构的命脉。

将来随着三溪大坝以及更多水电站的落成,传统火电厂的进一步发展,风电、核电的大力推广,一段时期全国电力供需实际上已经开始面对过剩的局面,并不是说领导者算不清账就傻乎乎的建设扩张,而是因为工业格局的变化,传统重工业逐渐向经济性、技术性产业转型,之后就是it产业大爆发。

假设根据传统计算,一度电产生的gdp是二块,现在需要在重型工厂里经过极大的耗电过程搞定,那么将来一度电的gdp会令人欣慰的成长为五块,因为产业调整后能耗降低,效益更集中更大,也许就用一个写字楼,用几十台电脑就搞出来了。

在计算过程中,这个发展趋势是没人敢拍板肯定的,再说过剩总比不够好,如果电力行业拉了全国经济发展的后腿,这部长铁定干不下去了,而多搞一些电厂却无所谓,我们是未雨绸缪对吧?

除此之外,还有季节性过剩。

夏天都开空调,耗电大,年终生产任务重,耗电大,这都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白天工作耗电大,晚上睡觉耗电少,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曾经的计划经济年代,我们可以通过让工厂日夜倒班来平衡这个差异,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铺张开来,这个要求显然越来越难达到。

在这些多重过剩的情况下,决定哪个电厂多发点,哪个少发点,无疑关乎着电厂的生存大计与其中每个人的经济收入,即便将来电力行业改革重组,变成若干个发电集团,这个矛盾依然存在,而拿捏这个生杀大权的除了政府外,系统内部最有决策权的无非就是调度了。调度在执行政府计划的过程中,具体会遇到如下情况

大江大河水情预报不准导致水电电量变化;

来风预测误差导致风电变化;

由于煤炭产、销、运问题导致火电电量变化,设备故障导致某个厂完不成电量等。

任何一个变化都会影响到其它电厂电量的变化,在执行过程不断调整这些,正是调度部门的责任,其中自然也免不了需要领导主管拿捏的点,比如这个夏天给三溪集团多少发电量……

因此在足够的时间之后,调度机构出来的干部优势颇为明显。

而夏济民,显然还看不到这一点,没搞清楚调度局将来培养出的干部有多强势,有多中坚。

张逸夫就此答道:“夏部长,有个道理应该毋庸多说,企业跟着政治走,还是政治跟着企业走,您比我清楚。”

夏济民摆出了一个手势,让张逸夫继续说。

“夏雪说我看得远,我就斗胆聊两句。”张逸夫绘声绘色描述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